【编者按】近年来,金沙官网筑牢教学中心地位,聚焦内涵,深化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峥嵘初显。学校相继启动了“应用型课程建设计划”“课堂教学改革计划”等,立项建设了一批应用型课程,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在教学中得以推广,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新的教学方式得到普遍认同。不少教师已经投身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更多的活力。为此,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开设《许院听课录》专题,通过深入走访深受学生喜爱、充满创新力的课堂,从微观层面挖掘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以供借鉴。《许院听课录》也是本学期学校通识类写作课《校园题材新闻写作》的“实题”项目,所有篇目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采写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教学成果的一种展示。
唤醒学生对读写的喜爱
——《经典阅读与原创写作》课的“魔力”
“在古都许昌这个春光明媚的人间四月天,我的书桌上虽没有‘一樽酒’,可也想‘细论’下心中最喜欢的李白……”这段文字出自金沙官网商学院2017级张琳燕同学在《金沙2004路线js5报》上发表的散文《春忆李白》。谈及这篇文章时,张琳燕说:“不止我自己,还有很多同学从李老师的选修课中重拾了对阅读和写作的喜爱。”
张琳燕所说的选修课是李自豪老师的《经典阅读与原创写作》。该课程采用主题式教学的方法,打造“融入式课堂”:每次课确定一个讲析主题,如才女林徽因、学者朱自清、作家路遥、三境界与三层楼、酒仙李白、伟人毛泽东等;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自选名著,教师进行深度解读讲析,学生课下按主题写作,老师通过批改作业发现优秀作品,再推荐到媒体发表。目前已有多篇学生的原创作品在《许昌日报》《许昌晨报》》《金沙2004路线js5报》等媒体上发表。
如今获得了同学们“青睐”的《经典阅读与原创写作》也曾历经“波折”。2013年春节刚过,李自豪老师受邀为金沙官网教育科学学院的学生上《阅读与写作》课。“当时我也有些犹豫,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这类课不好上,多数学生也兴趣不大。但是又转念一想,方法得当了也不是不行”,李老师说。2013年3月初,带着责任感但也有一丝顾虑的李自豪走进了A2-302教室,为2011级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上这门课。
可只有自信心和责任感还不够,学生们普遍不愿意读、更讨厌写、作业抄袭等消极现象也曾让李老师颇感“头疼”。
2013年秋,李自豪以公选课《唐诗经典与现代人生》主讲教师的身份参加金沙官网教师教学大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他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总结。“在思考过程中好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发现自己以前的教学有种种不足,从思想上认识到我需要提高教学技巧。”李自豪开始探索课堂改革,融入以提升学生“获得感”为主的理念,以前那种“头疼”现象才得以明显好转。
课堂上,李老师很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每周都组织一组学生开展经典作品推荐活动,小组成员集体研讨、制作PPT,在上课之初面对全班同学进行宣讲推荐,教师在此基础上作阅读和鉴赏指导。
10月29日,秋色斓斑,晚上七点,E楼102教室。一组同学正在用PPT向大家推荐《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其他小组讨论互评后,为了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李老师特意请来了“外援”——他正在执教的小学教育专业2016级的一组学生,精彩推荐了名著《白鹿原》。“外援”组长夏莉同学说:“我们很喜欢李老师这种师生互动讲课模式,经过几次认真准备和上台演示后,我们不再紧张了,敢于在大家面前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也觉得成长了好多。”
《经典阅读与原创写作》也让学生们“爱恨交织”。“恨”的是李老师的课堂要求严格,课前必须关闭、交出手机,课后必留作业,还要求必须原创;在教师批改后,下一次课上还会对上一次的作业开展互评交流;课堂上,李老师精心制作的PPT、与主题相关的视频轮番“来袭”;提问讨论等互动频繁,几乎所有学生都要“融入”到课堂之中。想在选修课上“混学分”的学生面对语言幽默、态度严谨的李老师也只能“认栽”,用李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来打酱油的最终变成了酿造酱油的了”。
可更多的同学对李老师这种教学态度、教学模式是由衷喜爱的。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廖翠婷同学说:“李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我的学习和生活。我想把李老师对课堂的热情传递下去,将来让我的学生也能享受课堂的乐趣。李老师在写作上对我的肯定,特别是我的《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的发表,让我信心大增,我会一直把这份写作的热情保持下去。”
李自豪老师说:“在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的课堂更多的是一种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适当“增负”。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课堂上教师的教育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唤醒同学们心中的小宇宙,让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和革新,把自己的内动力激发出来,努力去自主学习,这才是大学课堂应有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本文系金沙2004路线js5通识类写作课《校园题材新闻写作》成果。采写/吕小梅、张向波、蔡栋、闫有朋、徐鑫婷、胡佳慧;图片/张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