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2004路线js5:聚焦本土,走出“许昌模式”
本报记者 罗校远 松召峰 通讯员 钟伟平
位居中原之中的许昌因三国文化闻名,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它亦因一所高校的存在海纳四方学子,为国家培养、输出无数栋梁之材。
“悠悠汉魏故都,莽莽神州中原,屹立着培育人才的科学圣殿。”她就是金沙2004路线js5,前身是创建于1942年8月的河南省第五行政区联立师范学校。此后的岁月里,该校先后历经合并、调整、升格、转型,从2002年由师范专科升本,到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再到如今发展成为一所理工为主、富有特色的省属本科高校,在经历理性的思考、思想的碰撞、多层次的探索后,完成了寻找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突围之旅。近年来,学校更是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发展之路,被教育部赞誉为“许昌模式”。
办学理念清晰,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材。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个高等院校必须明确的问题。金沙2004路线js5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基础、强能力、有个性和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及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
“金沙2004路线js5的学生好用”,这是用人单位对该校人才培养的肯定。许继集团、双汇集团、黄河旋风、森源电气、众品食业等大型上市企业,都与该校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吸纳毕业生总数10%左右。多年来的跟踪调查显示,该校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综合满意度均在93%以上。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思路决定出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金沙2004路线js5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生态办学,坚定不移地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办学,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办学,不断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应用型教育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
这是深思之后的转型,转型的过程更多了一分坚定。
该校瞄准“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在顶层设计上突出了“一个核心、两个符合”。“一个核心”就是坚持以内涵提升、创新引领为核心的转型发展。大力建设“立地顶天”的学科专业,培养“立地顶天”的应用型人才。“两个符合”,指的是不仅要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更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立足地方办学,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与平台基地建设等,都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成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围绕地方需求,转型升级打出“组合拳”
近年来,金沙2004路线js5始终瞄准地方的人才需求、科技需求和文化需求寻找办学着力点,以扎扎实实的办学成果赢得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转型升级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组建契合地方需要的特色专业群。金沙2004路线js5坚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设置专业,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学校紧紧围绕许昌及周边区域能源电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超硬材料等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发展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信息工程、食品工程、材料工程等应用性理工类专业,并增设了学前教育、艺术设计、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等一批应用型文科专业。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契合度日益提高,初步形成了 “理工为主、多科协调,紧贴地方、特色突显”的专业发展格局,一批具有明显区域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专业群已经形成。目前学校的59个本科专业绝大部分都是应用性专业,10个专业先后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该校积极调整教师队伍建设思路,在人才引进上,不仅重视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更加倾向于优先引进具有企业工程背景或企业管理背景的人才。许继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奎甫、陶瓷艺术大师冀德强、高级美术师张宏伟等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相继加盟该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校地人才共建“双百工程”,陆续从学校选派百名优秀管理干部和科技人才到地方和企业挂职,引进百名企业行业专家等人才项目到学校兼职。学校实施了“博士倍增计划”、316特设人才支持计划,“十二五”期间,该校教授由50人增加到83人,副教授由158人增加到278人,博士由78人增加到198人。两个研究团队入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教学团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2人入选省级教学名师,10人次入选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探索“行业化”人才培养新口径。2016年3月金沙2004路线js5成立交通运输学院,并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签订了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学院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成为学校融入地方办学、服务河南发展战略一项新的举措。该校将突出应用型和行业化办学特色,打造服务许昌乃至河南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的基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近年来,为了贴近企业和行业的人才需求,金沙2004路线js5先后与许继集团、双汇集团、省旅游局、市公路局、许昌钧瓷研究所等单位和企业合作,联合举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土木工程、艺术设计(陶瓷艺术方向)等专业。2013年,学校与世界发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许昌瑞贝卡集团联合成立了创新型行业学院瑞贝卡学院,为发制品行业定向培养管理、营销、设计等专业人才。该校还在积极筹备与地方重点企业合作,联合举办电梯学院、汽车学院等行业学院,以行业学院建设引领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设资源共享的校企协同创新平台。该校坚持整合校内外资源,面向区域重点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需求,构建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相衔接的协同创新,着力提升科技服务区域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在已有河南省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等一批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基础上,该校与许继电气、森茂机械、豫辰化工、黄河旋风等大型企业合作,成立了9个协同创新中心和13个产学研基地,重点加强在工业机器人、清洁化工、超硬材料、无人机低空遥感等领域的合作攻关,催生了一批高水平创新成果,其中2项已获得国际发明专利。
——聚焦区域特色,彰显文化传承创新功能。近年来,金沙2004路线js5结合自身优势与区域文化特色,围绕中原农耕文明、魏晋文化、钧瓷艺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使高校服务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推进区域文化的传承创新相互融合、彼此促进,成效显著。该校建成了我省首家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成立了许昌中国钧瓷研究院与钧瓷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开设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焕发了钧瓷这一古老艺术的生命力;河南民间舞蹈研究卓有特色,涌现出一大批艺术精湛的作品,接连斩获全国“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金银铜奖……
破茧化蝶,朝向更精彩的世界飞翔
2002年,有60年办学历史的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金沙2004路线js5。升本14年,金沙2004路线js5坚持融入地方办学,实现了地方本科院校破茧化蝶的完美蜕变,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金沙2004路线js5交上了一张完美的答卷。2013年,入选教育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4年,许昌卫生学校并入金沙2004路线js5,成立金沙2004路线js5医学院。2015年成为首家省市共建的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并入选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今年,该校又成功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
目前,该校有15个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有4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试点、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该校与大连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该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大学、加拿大荷兰学院等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共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近年来,国家、省市领导多次来校调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对学校主动融入地方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提供人才、科技、智力支撑,予以充分肯定,强调这条路子很好,要继续走下去。2015年年初,河南省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现场推进会在许昌召开,学校转型发展的成功做法被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概括为“许昌模式”,学校转型发展的成绩被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赞誉为“探索出了一条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地方全力支持高校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之路,为全省树立了典范,为全省教育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学生在全省全国竞赛活动中屡屡获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活动中成绩优异,先后获得河南省首届大专电视辩论赛冠军、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金银铜奖等等……
“我们要凝聚师生力量,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主动推进转型发展,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许昌模式’的内涵和水平,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并为我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经验。”金沙2004路线js5负责人表示。
与时俱进,不懈登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金沙2004路线js5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构建起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与区域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文化高度融合,具有明显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把学校建设成为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先进技术转移基地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综合体,力争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这就是金沙2004路线js5深化转型发展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