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俯瞰 城乡园林规划谱新篇
——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转型发展侧记
2014年10月16日,金沙2004路线js5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中心自行研制的一架16旋翼低空遥感无人机和一架固定翼低空遥感无人机先后飞向蓝天,该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也标志着金沙2004路线js5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的转型发展工作取得了又一硕果。
以地理教育专业为传统的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如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如何生存并不断发展?怎样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近年来,金沙2004路线js5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地方高校的实际,以精品科研成果支撑精品教学,以重点学科建设支撑学院发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合作共建为手段,积极搭建科技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成功探索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可以说,正是基于面向社会,服务地方,脚踏实地的办学理念,才取得了一飞冲天的效果。
一、以精品科研成果支撑精品教学
近年来,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根据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定位、教师队伍的状况以及自身发展的历史传承等情况,坚持以精品科研支撑精品教学的建设思路,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
在地理科学领域,低空遥感无人机具有用途广、环境适应力强、机动性能好、应用成本低、无人员伤亡风险等优势,在遥感、测绘、农业、林业、空中摄影等领域快速推广应用,将成为推动信息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2010年以来,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坚持测绘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融合发展,在院长吴国玺教授的带领下,组建以耿利川博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建设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不断加强旋翼机直升机和固定翼无人机研制,终于在2014年10月16日实现了成功试飞。目前,无人机电子设备、控制软件、技术集成、能源动力、载荷及其配套材料也逐渐形成聚集,无人机应用人才培训正在实施。
在取得一系列精品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城规学院积极倡导精品科研成果进课堂,将精品科研成果转化为精品教学内容,引导教研人员“教什么、研什么”和“研什么、教什么”的教研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承担教学任务的骨干教师多数是近年来承担高端课题、发表高水平科研论著并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有了精品科研成果支撑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反馈普遍较好。另一方面,教学工作优秀的教研人员,往往又是高端科研课题的获得者、高端成果的发表者,精品科研成果支撑精品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
城规学院还通过无人机的研发与应用,服务于人才培养。在无人机研发过程中,该院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师生全程参与无人机的研发和制作,不仅强化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理论,更加强了动手实践能力。无人机研发成功以后将注重技术应用,突出实践教学,广泛参与地方社会实践活动。目前,他们已经主动承担了金沙2004路线js5新校区的航拍工作,并联合社会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南阳市宝天曼森林植物资源的普查工作。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基本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的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
二、以重点学科建设支撑学院发展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工作,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统领教学科研工作,城环学院正式启动了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风景园林三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编制。三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即学科建设与服务领域相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学科建设与研究领域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城规学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各个学科的主要
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实施措施和预期成效作出了明确规定,形成了四个发展方向:一是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应用,二是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设计,三是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四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服务研究。明确了各学科在开发新课、建设校级精品课程、打造教学团队等方面的具体指标,逐渐形成以重点学科建设支撑精品教学的特色。在未来发展中,城规学院将以科研、学科建设支撑教学,以科研服务人才培养,以科技研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依托地方企业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
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行业需求、产业技术和人才发展需要组织进行科研工作,初步实现了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同时,还贴紧地方产业实际,积极建设风景园林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
近年来,城规学院积极与河南尚都园林景观设计公司、河南兴茂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社会企业紧密结合,相继建立了“风景园林协同创新基地”、“无人机低空遥感协同创新中心”、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学院实验室围绕地方产业需求,主动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工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满足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急需人才,同时,也推动了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和学科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城规学院坚持科研是学术,教学是学术,学习也是学术的理念,用科研反哺教学,带动人才培养、提高育人质量,在科研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目标,按照“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的育人模式,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效推动了培育人才质量的提升。比如,近年来,城规学院以行业、企业、科研为依托,合理组织安排学生团学活动,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平台。地理专业学生连续5年荣获金沙2004路线js5说课比赛一等奖;成功举办了传统活动“GIS”文化节,首届GIS应用技能大赛,举办了6届“南方杯”测绘技能大赛;参加了全国第二届GIS应用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举行了两届“尚都园林”杯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等等。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不仅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要旨、城乡一体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关系、生态文明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农耕文化记忆与传承等理论问题,更加深了学生的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转型发展中,城规学院积极参与校地共建工程,先后筹建了城乡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形成了1院4所(环境规划研究所、风景园林研究所、测绘遥感所、地球科学所)的科研机构。通过调整实验设备资源,整合天文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地质实验室、沉积实验室、土壤实验室、地貌实验室与资源开发与生态过程实验室等,筹建地球科学所(地质地貌、土壤生物、资源生态研究室)。还整合了测绘实验室、计算机制图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组建了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所。
在服务地方方面,城规学院与河南兴茂科技信息公司合作,建设了金沙2004路线js5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中心,加强与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许昌气象局的合作,积极从事信息农业与精确农业技术创新、转化应用。此外,还整合了环境演变实验室、城乡规划设计室、制图室与河南尚都园林公司、许昌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起,建设环境规划研究所。主要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积极开展流域、区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工作;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美丽乡镇规划等)编制;生态保护、污染治理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包括生态环境规划、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等)编制工作;承担规划环评和其它相关的环评工作。
为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城规学院整合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旅游学、生态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专业技术力量,积极与河南尚都园林公司、花艺绿化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风景园林设计、城镇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等研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城规学院主要承担了南阳市桐柏县月河镇徐寨村的新农村景观设计工作,与河南尚都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许昌市清潩河“健康桥”到“莲城桥”河段的升级改造建设,积极完成周口市西华县红花镇龙头池村的整体规划,完成了临颍县窝城镇、长葛市英刘村的新农村建设的村镇规划建设。为推进“许昌城市化建设”,提出了许昌市新区建设理念。
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学院自身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除了无人机研发成功意外,近年来,城规学院教师先后发表了《许昌新区建设的理念及可持续发展规划》、《许昌市运粮河“三国风情”景观设计》、《基于中原文化旅游圈的许昌旅游空间优化研究》、《许昌市特色产业集聚条件、特征及对策研究》、《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发展模式研究》、《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发展模式研究》、《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等学术论文20多篇。 (吴国玺 朱国君)